畢業生是部爛片
2024年聖誕節假期看了兩部電影——《Alien: Romulus》和《The Graduate》。Alien 充斥的性暗示和世界設定,有映射當下世界的意味。但我想吐槽的是《The Graduate》,它不值得耐心看完。
聖誕節次日的夜晚,依舊是一個假期。我坐在家裡對著電腦背單詞,屏幕右下角四分之一以懸浮窗口播放著1967年的電影《The Graduate》(畢業生)。一邊學習一邊娛樂當然不是一件高效且正道的事情,只是對我而言,背單詞除了些許學習的作用,更大意義已經變成某種娛樂。因此很多無心專注的夜晚,我允許自己在“單詞+video”的模式下度過。小小的家關上所有大燈,螢幕背後的燈條發出柔軟的橙光,Maxine 或者 Castle 兩台電腦之一是我此刻最忠實的夥伴,這已經足夠令我感到平靜而療癒。
我想吐槽的是今天的電影。在我看來《畢業生》真的是一部過於被吹捧的電影。大致的情節就是剛畢業的迷惘青年在父母一位熟女朋友的誘惑下,發生了肉體關係。青年沈浸在聲色犬馬中聊以自慰,日復一日。直到遇見熟女的年輕女兒,二人產生感情,卻因東窗事發,女兒決心與青年分手。電影的最後,青年在無力處理一地雞毛的情況下,孤注一擲闖入婚場,竟最終搶回女友。二人逃婚登上公車,前往不知前景的未來。電影最後的幾分鐘,就是影史上堪稱教科書級的特寫鏡頭,二人的表情從逃離伊始的雀躍興奮,漸漸變為茫然木訥。據說是導演忘了喊卡,以至於兩位演員不知所措而無心促成的畫面,意外地為該部電影的主題做了最生動的詮釋。
情節是簡單的,但是情節的推進總令我感到生硬,仿佛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那麼的不自然而缺乏動機。比如熟女為什麼誘惑這樣一位無甚魅力的青年;青年僅在一次約會就莫名愛上女孩;熟女竟然與女兒吃醋;青年並沒有做太多努力,最後關頭搶婚居然能成。最重要的是,為什麼青年感到迷茫。所有的這些疑問,在電影中都沒有被合理地述說。我只是看到導演為了情節進行而強行推進劇本而已。因此我無論如何都不能認可這是一部經典電影,儘管主題曲傳唱多年,最後一幕也可圈可點。但也僅限於此,電影的最後三分之一我甚至是快進看完的。
畢業固然是人生一個重大轉折,尤其是最後一次畢業,意味著面對這個社會。我太能理解那時的不知所措和焦慮擔憂,四年半前我的碩士畢業不也如此,而明年面對即將到來的博士畢業,我同樣也有些許焦慮。我甚至能理解人在無力狀態下縱情聲色背後的空虛和羞恥。這部《畢業生》想表達的情緒也許就是這些,卻只是表達出”形“,而無法傳遞真實的”神“。達斯汀·霍夫曼頂著一張35歲的蒼老容顏,用木訥而僵硬的舉止企圖演繹20歲倉惶青年,在我看來,是失敗了。
我覺得下午觀看的《Alien: Romulus》(異形:羅穆路斯)反而是2024年蠻驚艷的一部電影。當然,那時另外一個三言兩語說不清的故事了,值得你用一整個下午細細觀看。